当我22岁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今天是我22岁的生日。非常凑巧的又一次读到了 Denny Liu 22岁的那篇文章,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作者本人几年后把自己的文章看了一遍,虽然见识更加深了一层,但是还是同意年轻些的自己,所以把文章重新发在了微信公众号上——于是我仔仔细细、一字一句的重新把它读了一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样是22岁,Denny 的文字,可从之处很多。

那些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都不是别人教会的。

Denny谈到经历时说。两年前我在读他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开头的沃顿、黑石、年薪150万,二话不说就想人肉作者,然后对着标签批判一番,根本读不进去文章里具体写了什么。21岁的这一年里,我拿到了耶鲁的学位,认识了一大票年轻有为的朋友,开始干年薪百万的工作,站在这个节点上,才发现我也悟到了很多相同的道理。许多年轻人喜欢看商界领袖的讲座,却发现很多大人物讲的内容都是殊途同归,听来听去也没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是因为个人经历不到位,根本领会不了其中的道理。如何处理内心的欲望,如何善用获得的标签,如何应对外界的浮华、返璞归真,我惊讶的发现自己走到了和 Denny 类似的十字路口,面前车水马龙,于是开始聆听内心的声音,真正的开始规划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么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从两个大方向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我的梦想与愿望,和具体的职业规划。梦想与愿望包括两个问题和一个使命,具体的职业规划包含四步短期路线和一套 ABZ 指导体系。

关于梦想与愿望,先说说我最好奇的两个问题,那就是1. 如何做一个好产品,和2. 如何做好社会化运营。这两个问题,恰好也与我所做的工作切合。我现在在 LinkedIn 的 Content 组下属 Share[In] team,做分享和关注的功能。许多人觉得我们 Content Team 不像是一个大公司的部门,更像是一家含着金勺子出生的 Start-up,因为我们坐落在三藩分部,打造的社交(自)媒体建立在已有的社交网络上,拥有三亿已注册的高端商业用户等待我们发掘,又加上完善的网站基建和全世界最强的工程师团队之一,简直不成功都难。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用户的分享、原创数量和参与度都在很原始的程度上,活跃度堪忧。我问了许多朋友他们对 LinkedIn 分享、关注和发布功能的看法,多数人说:“没用过,不知道”,一部分人说:“不知道发什么”,很少的几个朋友告诉我,在 LinkedIn 平台上看文章一开始还不错,慢慢发现话题经常重复 (Cliché) ,缺乏新鲜感。细节上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很多,比如手机分享,我们在设计上把分享按钮从原来的需要点进文章才会出现,挪到了每一条新鲜事的下边栏,文章的分享数一下子就几乎翻番。又如以后我们准备提供把 LinkedIn 上的原创内容分享到其他平台的选项,最好是可以从手机端轻松分享到 Facebook、微信等强大的竞争对手那边,像知乎一样暗度陈仓,通过高质量的内容来提高平台的知名度,进而俘获用户。宏观上看,我们要逐步改变用户的心理,让作者和读者都能习惯在我们的平台上更加自由,不论是发文还是评论都能畅所欲言。我最近有一部分时间在改进用户关注的体验,逐步让内容发布得更广,并且保证作者能接收到评论、点赞和关注提醒。分享、递送和反馈形成一个大的回路,推动雪球越滚越大。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做社会化运营。社会化媒介作为一个新生的领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探索。正如 Hearsay Social 创始人 Clara Shih 讲到的,社会化运营已经成为了从公司到个人在新时代里不可或缺的一个利器。眼球经济的时代,获得大量的关注,可以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利益和困扰,如何优化利弊,非常值得我们研究。我之前的同事董飞,在几大平台上都比较活跃,通过知识的分享逐步建立了自己数据工程师专家的品牌,在旧金山湾区小有名气,他和我说近来机会多多。成为网红并不容易,但是前有凤姐后有奶茶,大家也逐渐见识了病毒营销的厉害。我个人的见解是,大多数人都能通过投入一部分精力和智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个人品牌提升和事业生活上的帮助。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提升还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秩序之上的,可以给现实中的名片乘上一个或大或小的百分比,所以事业上的努力和社会化运营应该相辅相成,方能互有补益。

粗浅的回答了自己心中的两个问题(但是远远没有解决),再来谈谈我给自己设立的使命。我最近合作的几个产品经理都是哈佛或斯坦福或沃顿商学院毕业,他们的共同点是经常提到 Mission(使命)和 Value Proposition(价值主张)。我的理想,或者说使命,是做一个 Rainmaker(造雨人),而价值主张,则是充分的自我实现。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造雨人挥挥手,瞬间商机出现,风雷涌动,大雨倾盆。本来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情,造雨人依托自己的平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或是为资本搭桥、为项目接木,或是重组、新建公司结构和法律框架,辗转腾挪、穿针引线,“事就这样成了”。竞选时期的奥巴马、高盛中国的方风雷和美剧金装律师里刻画的 Harvey Specter 以及之前在哈佛见到的的张田都是这样的人。造雨人这个使命,并不局限于一职一事,银行家、律师、咨询师和公司高层都有机会达成。反过来说,想当造雨人又极难,不仅要有一技之长从而坐在很高的平台上,还要有很广的经验和知识面,真正摸透资本主义的精髓,再用好深远的人脉,方能游刃有余、长袖善舞。我用 Steve Pavlina 的办法逼自己搜肠刮肚后发现,这个世界上真正吸引我,又能自我实现的,除了留下一个好产品,就是达成造雨人使命了。

怀揣两个问题和一个使命,我应该如何规划下一步呢?这时候该谈谈 LinkedIn 创始人,硅谷扛把子 Reid Hoffman 书中写到的职场 ABZ 体系了。在现代,职场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革,除了在日本和中国国企,很少有人一辈子不挪窝,或者不考虑跳槽了。职场中,每个人现在位置,就是 A 职位;而想要实现的下一个目标,则是 B 计划;没有实现目标反而保不住当前饭碗的时候,应该有 Z 来做保险——这就是 ABZ 体系。举个例子,一个外企工程师,在做好自己的 A 职位的时候,应该考虑下一步 B 计划,可能是管理岗位,可能是创业公司,或者是转为产品经理。同时,他也应该思考自己的 Z 保险,或是之前伸出过橄榄枝的国企,或是去学校教书,最不济是搬回家乡啃老。职场暗流涌动,始终玩好自己的 A Game,同时有 B 计划不忘初心,有 Z 保险后顾无忧。在我的 A 职位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 B 计划和自己的造雨人使命。想当造雨人,首先要进入商业界,敲门砖则是一纸顶级 MBA 的文凭(关于 Why MBA,我会用另一篇文章详述)。于是我按照 Hoffman 的建议,给自己画好了现阶段的 ABZ 体系:

  • A 职位:互联网工程师(现在)
  • B 计划:顶级 MBA(2017秋季)
  • Z 保险:IT 工程师

从 A 到 B 需要什么呢?顶级 MBA 的录取标准是卓越、领导力和潜力。我有很好的学术背景,行业顶级公司经验(展现了卓越),缺的是 GMAT 成绩、职业走势(持续的卓越与潜力)、管理实践和社会活动(领导力)。因此,我又给自己制定了 B 计划时间表:

  • 2015 Q1:在 GMAT 考试中拿到 730分以上
  • 2015 - 2017:参与并举办社会活动,提携公司内的新人
  • 2016 Q3:成为资深工程师(Senior Engineer)
  • 2016 R1/R2:提交申请

这个时间表看似短短几行,其实每一步都不简单,时间非常紧张。如果我能在2016年完成每一项,我将会对自己无比自豪。如果做不到,就像友盟创始人方海师兄告诉我的,硅谷 FLG 的平台非常高,还有钱拿,多待一年绝不吃亏。至于从 A 到 Z,天有不测风云,我也要做好保险,平时勤做面试官,经常锻炼自己的求职技巧和实战水平,应该不成问题。

这就是我的四步短期路线和一套 ABZ 指导逻辑。有人说,创业最难的在于执行,人生尤是,我深以为然。画出这幅路线图之后,我有了极为强烈的紧迫感,剩下的就是放手去干了。我希望几年后回头看自己22岁年轻的梦想、愿望和规划时,能像 Denny 一样一字不改,更希望那时候的我,对于心中的两个问题已经有了一些答案。

余不一一,

小麦